UnipicK單細胞捕獲抓取系統
品牌:
|
NEUROINDX
|
產品名稱:
|
單細胞和組織挑取系統
|
產地:
|
美國
|
型號:
|
UnipicK
|
——多用途和高性價比的細胞采集和組織顯微切割系統
產品簡介:
目前仍無實用快速的技術可以用來從細胞培養直接采集感興趣的單細胞用作下游單細胞分析和再培養。同樣,異質性組織采集特異性的組織區域或單細胞仍然具有挑戰性。現有的技術,包括流式細胞篩選和激光輔助的技術,都很昂貴和復雜,并且在使用上有各樣的局限性。UnipicK是由美國NIH資助的zui新的單細胞和組織采集系統,經過5年研發,由美國NEUROINDX研發生產。該系統性能獨特,使用**保護的脈沖負壓為動力,玻璃毛細管為工具,可以和大部分倒置顯微鏡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和jing確地直接從常規細胞培養板采集單細胞或細胞克隆,并且對細胞活性影響輕微。采集的細胞可以再培養,和用作下游各種單細胞分析。
由于UnipicK采集后的單細胞仍需要手動通過微小注射器來釋放出細胞,所以2017年1月NEUROINDX推出了具有自動采集和自動釋放單細胞的新一代單細胞和組織挑取系統:UnipicK Plus。經過萊比信的反復驗證,確定其可以自動將采集后的細胞放到旁置的PCR管中,PCR管架具有48孔,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客戶的需求。
UnipicK及UnipicK Plus系統均可以從細胞培養體系和復雜異質性組織,比如懸浮細胞體系、三維培養的組織體系、腦組織、病理切片等,根據組織病理學,熒光標記和解剖學需要來采集單細胞和特異性的解剖學區域。UnipicK及UnipicK Plus采集的樣品可廣泛用于下游眾多領域的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特別是針對蛋白質和核酸,包括但不限于定量 RT-PCR,全基因表達,表觀遺傳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等。系統本身較已有的系統相比價格低,一機多用,經濟實惠,性價比高,容易使用,簡單快捷,耗材便宜,采集成本低。儀器不需要專門的維護,結實耐用。
一次性毛細管針頭直徑在15-100μm之間,滿足不同大小的細胞的選取
可供采集毛細管內徑大小:15,20,30,40,50,60,80,100 μm
主要應用領域
原代組織細胞培養、回收
干細胞的有效分選研究
分離人的單克隆抗體
癌癥研究與治liao
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析
檢測及分離懸浮培養液中的稀有細胞,如腫瘤循環細胞CTC
生物芯片細胞分選
單細胞PCR和基因表達分析
腫瘤干細胞的分離
動物腫瘤模型分析
主要特點
操作簡便,容易上手
單細胞分辨率
組織顯微切割
可采集貼壁,懸浮和三維細胞培養
采集的細胞保持高活性
高品質 RNA和蛋白質用于下游各種組學分析
靈活性和多用途
經濟實惠,高性價比
采集成本低
儀器主要優勢
系統操作:配備高精度機械移動電機,保證微量毛細管位于視場的正中心
毛細管內徑范圍:15~100um,可給予客戶的應用提供*優的內徑選擇方案
組織樣品的厚度: 10~300um,可直接從載玻片上進行細胞分選
針對細胞種類:血液、骨髓、制備的各種組織細胞懸浮液,任何單一類型細胞或、稀有細胞(如循環腫瘤細胞、內皮細胞、干細胞以及血液、骨髓中相關細胞等)
樣品采集過程:不涉及化學,熱,激光和輻射處理,對細胞影響很小,保證細胞的活性和完整性,所分離的組織或細胞可以提取高質量的 DNA, RNA 和蛋白質,供下游研究使用
工作效率:一般的分選過程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
客戶反饋
UnipicK是多用途的產品—可以從細胞培養和組織切片采集樣品
UnipicK具有靈活性—和幾乎所有倒置顯微鏡兼容v
UnipicK具有****的回退功能,多孔培養板仍然可以暢通無阻
UnipicK具有再校對功能—實驗過程更高效,更快速
相關文獻
Xu MJ, Cooke M, Steinmetz D, Karakousis G, Saxena D, Bartlett E, et al. (2015)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Live Melanoma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PLoS ONE 10(3): 0123376. doi:10.1371/journal.pone.0123376
Vi N, Ma Z, Fields T, Avliyakulov NK, Haykinson MJ, Bragin A, and Karsten SL (2012) Novel Cell and Tissue Acquisition System (CTAS): Microdissection of Live and Frozen Brain Tissues. PloS One. 7(7):41564.
使用客戶
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南方科技大學,深圳人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愛爾眼科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